白山藍莓,吉林省白山市特產,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。白山市地處長白山腹地,是天然生態資源寶庫??諝鉂崈舳雀?,氣候冷涼濕潤,晝夜溫差大,具有得天獨厚的優質藍莓天然生長環境優勢。白山藍莓果實全部著色為藍紫色,果粉完整,圓形,質地中硬,果蒂痕小且干,果實直徑12~18毫米,單果重1.5克~2.5克;果肉細膩呈白色,成熟期較為集中。2020年4月30日,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農村部批準對“白山藍莓”實施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。
產業布局
白山藍莓農產品地理標志地域保護范圍為白山市所轄渾江區、江源區、臨江市、撫松縣、靖宇縣、長白朝鮮族自治縣共計6個縣(市、區)59個鄉鎮(街道)503個行政村。地理坐標為東經126°07′-128°18′,北緯41°21′-42°48′。2019年,白山藍莓種植面積1550公頃,年產量3.5萬噸。2020 年,白山市藍莓種植面積 4.6 萬畝,年產量 3.83萬 噸,藍莓產業產值達到 76.68億元。全市有藍莓生產深加工企業 8 家,其中國家級龍頭企業 1 家、省級龍頭企業 2 家;建有核心生產基地 6 處總面積 1.5萬 畝,100 畝以上的種植基地有 30 家,500 畝以上的有 10 家。
歷史
藍莓在長白山區的種植由來已久,野生品種俗稱高山越桔,白山市志和撫松縣志早有記載,國內最早的藍莓試種就是從白山市開始的。長白山地區是國內藍莓五大優勢產區之一,是國內藍莓最晚熟的地區。2011年,朱俊寶和4戶種植戶率先示范,在白山市寶山村發展起了藍莓產業。2012年,寶山村藍莓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成立,成員41人,合作社投資苗木,農戶投入土地,分戶管理,由合作社回收鮮果統一銷售。2017年,李延昌聯合域內涵蓋藍莓種植、繁育、加工、銷售、標準研究等相關企事業單位和農業合作社,成立白山市藍莓協會,協會目前擁有會員165人,聘請中國藍莓首席專家、中國小漿果協會藍莓分會理事長、吉林農業大學教授李亞東為首席顧問,協會擁有藍莓相關專業技術人才18人。在協會的帶領下,白山藍莓種植面積不斷擴大,產量也逐年提升。
產地環境
土壤地貌:白山市境內山坡地及丘陵地,森林覆蓋率達83%以上,土壤耕層較厚,多以淡黑鈣土為主,占耕作面積90%以上,有機質含量≥5%,適合藍莓種植栽培。 氣候條件:白山市屬北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,年平均氣溫4.6℃,夏季極端最高氣溫36.5℃,冬季極端最低氣溫-42.2℃,春、秋兩季晝夜溫差大于10℃,年有效積溫2600-2700℃;年平均降水量883.4毫米;日照時數2259小時;無霜期110-125天,適宜藍莓等低溫植物生長。 水文條件:白山市境內有鴨綠江、頭道松花江、二道松花江、渾江等河流,水資源豐富,水質清澈,且沒有工業污染,適宜生產高品質藍莓產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