敖漢旗蕎麥,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敖漢旗特產,全國農產品地理標志。敖漢旗地處燕山山脈努魯兒虎山北麓,科爾沁沙地南緣,是燕山山地丘陵向松遼平原的過渡地帶,地形復雜、地貌類型多樣,適宜種植蕎麥。清朝,敖漢旗形成蕎麥種植的歷史。蕎麥果實為水棱卵圓形瘦果,果皮淺灰色、深灰色、黑色不等。蕎面具有良好的適口性,可做面條、飴鉻、涼粉、扒糕、烙餅、蒸餃和蕎麥米飯,還可以做掛面、灌腸、麥片與各種高級糕點和糖果等。2008年12月3日,原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業部正式批準對“敖漢旗蕎麥”實施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。
產業布局
敖漢旗蕎麥地理標志所在的具體位置:位于內蒙古自治區赤峰市的東南部,地理坐標東經119°32′-120°54′,北緯為41°42′-43°01′。東鄰通遼市奈曼旗,西與遼寧省建平縣接壤,南與遼寧省朝陽市、北票市相連,北部與赤峰市松山區、翁牛特旗隔老哈河相望。在敖漢旗境內,下洼鎮、大甸子鄉、林家地鄉、瑪尼罕鄉(鎮)的53個村劃定為農產品“敖漢旗蕎麥”地理標志區域保護范圍。2015年底,敖漢蕎麥多年來蕎麥播種面積一直穩定在10萬畝以上,最多年份可達到30萬畝,產量在600萬千克到3000萬千克之間波動。
歷史
清朝,敖漢旗形成蕎麥種植的歷史,但并沒有形成產業,近十年來,已成為內蒙古主要蕎麥生產基地,已成為敖漢旗雜糧的主導產業之一,是農民經濟收入的一項主要來源。1981年,敖漢旗大隊四隊種了100畝小麥,麥收后復種蕎麥試種成功,蕎麥畝產148.9斤的收成。2011年,敖漢旗成立蕎麥種植農民專業合作社。
產地環境
地質地貌:敖漢旗地處燕山山脈努魯兒虎山北麓,科爾沁沙地南緣,是燕山山地丘陵向松遼平原的過渡地帶,地形復雜、地貌類型多樣,由淺山、丘陵、沙沼及河川平原地貌組成,地勢由西南向東北傾斜,海拔高度在300-800米之間,海拔最高點為1255米。劃定為農產品“敖漢旗蕎麥”地理標志區域保護范圍的土壤有黃土、輕壤、中壤、和沙壤,土質較肥沃,易于耕作。
水文情況:敖漢旗主要河流有5條,其中3級以上河流3條,分別為老哈河、叫來河、孟克河,現已基本斷流。劃定為農產品“敖漢旗蕎麥”地理標志區域保護范圍內的瑪尼罕鄉屬于孟克河流域,下洼鎮屬于叫來河流域,多數地區貧水,且埋藏深。
氣候:敖漢旗屬于四季分明的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,總的特點是:春季干旱多風;夏季炎熱,水熱同季;秋季氣溫劇降,降水少;冬季干旱而寒冷。敖漢旗年降水量310-460毫米,全旗各地年平均氣溫在5-7℃,年≥10℃的活動積溫為2700-3200℃,無霜期在130-150天之間。